DSCF1937.JPG

馬太鞍「FATAAN」是阿美族一種樹豆的名稱

這樹豆是阿美族人的吉祥物,族人常隨身攜帶,到處播種,馬太鞍這一帶即是以「長滿樹豆的地方」而得名。

馬太鞍生態園區位於花蓮光復鄉馬錫山下的淡水沼澤濕地,緊靠中央山脈,三面環山,芙登溪蜿蜒穿梭整個濕地,是全台灣阿美族最大的社區部落

今天來到了馬太鞍濕地的欣綠農園

能夠讓您和大自然親近的園地---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欣綠農園>

DSC03079.JPG

入口處有大大的停車場

DSC03077.JPG

大廳

DSCF1938.JPG

用餐區 這裡有他們自創的野菜料理喔

DSCF1935.JPG DSCF1937.JPG

DSCF1930.JPG

園區的腹地並不大,不過這裡的動植物生態卻非常的豐富。在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隨處的水池內,都可以看見魚蝦的蹤跡。

清淺的芙登溪發源自馬錫山,一路匯集自地底冒出的湧泉,由南向北蜿蜒穿過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滋養著這片沼澤的豐美生命。

DSCF1929.JPG

 DSCF1892.JPG DSCF1901.JPG DSCF1905.JPG DSCF1902.JPG DSCF1904.JPG

巴拉告是一種生態捕魚工具

阿美族人首先利用空心竹筒一隻隻架成一長排,接著上頭覆以樹枝,再舖上一些雜草堆,總共三層,利用沼澤河川地形在河邊濕地挖一小水池,開口一端與河流相連,另一端也開一出水口,如此可以讓溪水自由出入循環,巴拉告放在這個水池中,魚便會自己乖乖住進來躲避天敵,等到魚兒蝦兒慢慢長大,到時要吃多少有多少,但是通常每次只抓夠吃的份量,只要一次的生態環境營造功夫,就能一輩子有吃不完的魚,足見阿美族人文化中的生活智慧。

DSCF1928.JPG DSCF1889.JPG

馬太鞍溼地教育協會

DSCF1931.JPG

園區內部

DSCF1891.JPG DSCF1898.JPG DSCF1906.JPG DSCF1924.JPG DSCF1925.JPG DSCF1930.JPG DSCF1945.JPG

DSCF1908.JPG DSCF1917.JPG DSCF1950.JPG DSCF1907.JPG DSCF1921.JPG DSCF1952.JPG DSCF1955.JPG DSCF1962.JPG DSCF1910.JPG DSCF1923.JPG DSCF1954.JPG

 

DSCF1943.JPG  DSCF1946.JPG DSCF1947.JPG DSCF1948.JPG DSCF1949.JPG DSC03078.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cott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