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來到三峽滿月圓踏青
在蓄水池裡看到一個翡翠樹蛙的卵泡
翡翠的卵泡是淡粉紅色翡翠的卵泡是淡粉紅色泡沫卵塊
周圍並沒有看到翡翠的蹤影
便繼續逛滿月圓囉
大約過了兩小時又回到蓄水池
咦~~~~多了一個卵泡
卵泡上方居然..........................................
有兩隻翡翠 光天化日下在愛愛<抱接>
下文取自青蛙學堂
台灣產的三十一種蛙類都是採用體外受精產卵的方式生殖,體外受精交配的時候,雄蛙抱在雌蛙的背上,稱之為抱接(amplexus)。
來喔 上 左 右 正面各來一張
許多在樹上或陸地產卵的樹蛙產泡沫型卵塊,例如台北樹蛙、翡翠樹蛙、莫氏樹蛙、諸羅樹蛙、橙腹樹蛙及白頷樹 蛙。泡沫型卵塊的主要成分是多醣類,由雌蛙用後肢交互踢打其所分泌的黏液、精液、混合空氣產生,方法如同將沙拉油和蛋白打成沙拉醬一般。剛開始產卵的時 候,雄蛙僅僅是坐在雌蛙的背上,待雌蛙開始產卵並踢打時,雄蛙才將大腿夾在雌蛙的腹側,把足部抬高並往外翻,順勢插在雌蛙的股部內側,這樣雄蛙和雌蛙的肛 門口(排精和排卵的地方)就能靠在一起,所以雖然是體外受精,受精率也能達90%以上。雌蛙踢一會,休息一會,至少要一個多鐘頭才能結束產卵。泡沫型卵塊 看起來像一顆圓圓的饅頭,外面乾乾的裡面濕濕的,有保濕及保護作用。
大部分的蛙類在產卵之後就離開卵塊,但有些種類會繼續留在卵塊或蝌蚪附近,甚至在身體背部攜帶卵粒或蝌蚪以保護及照顧子代,這種行為稱之為護幼。台灣只有艾氏樹蛙具有護幼行為,雄蛙交配之後繼續留在竹筒或樹洞內照顧卵粒,雌蛙則定期回來產卵餵食蝌蚪。
卵發育成蝌蚪所需要的時間依種類及溫度而異,一般四到十天,溫度越高發育越快。
中國樹蟾的卵發育特別快,僅需一天就可化孵成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