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馬太鞍「FATAAN」是阿美族一種樹豆的名稱
這樹豆是阿美族人的吉祥物,族人常隨身攜帶,到處播種,馬太鞍這一帶即是以「長滿樹豆的地方」而得名。
馬太鞍生態園區位於花蓮光復鄉馬錫山下的淡水沼澤濕地,緊靠中央山脈,三面環山,芙登溪蜿蜒穿梭整個濕地,是全台灣阿美族最大的社區部落。
今天來到了馬太鞍濕地的欣綠農園
能夠讓您和大自然親近的園地---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欣綠農園>
入口處有大大的停車場
大廳
用餐區 這裡有他們自創的野菜料理喔
園區的腹地並不大,不過這裡的動植物生態卻非常的豐富。在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隨處的水池內,都可以看見魚蝦的蹤跡。
清淺的芙登溪發源自馬錫山,一路匯集自地底冒出的湧泉,由南向北蜿蜒穿過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滋養著這片沼澤的豐美生命。
巴拉告是一種生態捕魚工具
阿美族人首先利用空心竹筒一隻隻架成一長排,接著上頭覆以樹枝,再舖上一些雜草堆,總共三層,利用沼澤河川地形在河邊濕地挖一小水池,開口一端與河流相連,另一端也開一出水口,如此可以讓溪水自由出入循環,巴拉告放在這個水池中,魚便會自己乖乖住進來躲避天敵,等到魚兒蝦兒慢慢長大,到時要吃多少有多少,但是通常每次只抓夠吃的份量,只要一次的生態環境營造功夫,就能一輩子有吃不完的魚,足見阿美族人文化中的生活智慧。
馬太鞍溼地教育協會
園區內部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