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公路東起桃園縣羅浮 西至新竹縣馬武督 全長35.7公里 俗稱「羅馬公路」
羅馬公路也有人稱為<浪漫公路> 總有人認為是國外的路名
浪漫公路連接新竹馬武督山和桃園羅浮的羅馬公路
其中風景多樣化 許多小部落
寧靜優美 很適合機車或開車來一趟浪漫之旅
g
今天兩台小ㄅㄨㄅㄨ便決定來走走<羅馬公路>
主角是 : Fighter悍將150 VIP + 高手125
台北出發行經板橋 土城 三峽
順著台7乙線 接三民 即可抵復興鄉 再往前到羅浮村
到復興鄉牌樓再繼續向前走
羅浮村口有個立牌
可看到復興吊橋和羅浮橋
復興橋的兩端所設置的石鼓
刻有泰雅族的傳說故事:鹿手布里 神鳥西雷克 射日英雄 科隆的計謀
復興橋全長153.8公尺 寬4公尺 兩端橋塔高18.75公尺
單側41條垂直纜索 兩側共82條 載重20公噸
復興橋之前是<拉號吊橋> 拉號是泰雅語原意為<橫跨>
這也是羅浮早期的地名
復興橋完工於民國55年(1966年) 完工時是當年台灣跨徑最長的吊橋
目前僅限行人通行
復興橋外面的小公園
羅浮橋
民國83年(1994年)完工 取代復興橋 疏解了北橫公路頻繁的交通
羅浮橋長230公尺 寬10.8公尺是當時東南亞跨徑最大以螺栓接合上承鋼拱橋樑
凌空橫跨大漢溪 被譽為北橫公路的第一名橋
羅浮橋上的大理石守護獅獅
站在羅浮橋上眺望復興橋
紅色與紫色的橋身橫跨大漢溪
互相輝映這裡的美麗與優雅
中途有羅浮村簡介與景點
再往前右邊即可看到羅浮教會 禮拜堂
之後便可抵達羅馬公路起點
進入羅馬公路了
也進入了另一個寧靜悠閒的空間
櫻花也越來越多了
入羅馬公路不久<樂信瓦旦紀念公園>
樂信瓦旦(林瑞昌)自台灣醫學校畢業後 即回鄉擔任泰雅族的醫生
台灣光復後 曾擔第一任的台灣省議員等要職 先後提出照顧原住民的政策及主張
亦發聲”光復台灣也應該光復我們的故鄉” 希望泰雅族人回歸先人居住之地
1952年11月國民政府以「高山族匪諜案」罪名 將樂信·瓦旦逮捕下獄
同案包括鄒族的政治菁英 高一生 湯守仁等人
1952年4月17日樂信·瓦旦等人被處決 享年五十五歲
溪口部落(Sbtunux)位於復興鄉澤仁村角板山對面
海拔400至500公尺的一個上 下台階
昔日泰雅居民稱之Rahaw或Takan意思為延伸的台階
約兩百年前居民由高坡翻山陸續遷至Takan此地(上溪口)
現有泰雅原住民約八十戶
緊鄰石門水庫上游 水位高漲時也是石門水庫觀湖遊艇的中繼碼頭
溪口部落廣場旁的創意裝置
繼續前進後右方有一個觀景臺可看石門水庫上游
沿途櫻花 梅花相互綻放
深山裡隱藏的很好---奎輝小派出所
奎輝國小 長興國小
桃源仙谷
過了這個復興鄉界碑便算是進了新竹縣關西
當然羅馬公路中還有許多景點 餐廳 民宿 咖啡廳
如:統一健康世界馬武督度假村 塔那咖啡 美腿山觀景台
綠光小學 金鳥海族樂園 馬告餐廳..............等等
到了羅馬公路<關西路段入口>已經是晚了
回程中順便拍了三峽 大溪吊橋